山西彩鋼網4月7日訊:鋼結構建筑時代馬上到來 鋼企準備好了嗎
“全鋼結構建筑的麗江民族中學、玉龍中學校舍改造工程受到社會各界好評。”在去年召開的“2014(第二屆)鋼鐵行業多元產業發展大會”上昆鋼常務副總經理趙永平如是說。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的加快發展,傳統粗放的混凝土建筑模式與環境之間的矛盾愈發突出,而受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的影響,人民群眾對建筑的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環保、節能、安全的多重要求,讓人們自然將目光投入到在國外應用廣泛而國內仍處于起步階段的鋼結構等抗震性能優異的建筑中來。
鋼結構是以鋼材制作為主的建筑結構,與其它結構相比具有許多優勢。”北方工業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白玉星表示,鋼結構強度高、塑性韌性好,具備較強的抗震性能、抗動載能力以及延性。對于鋼結構建筑的抗震性能,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姚兵同樣認可,鋼結構強度高、重量輕、延性和韌性好,綜合抗震性能好,在同等地震烈度條件下,鋼結構房屋的震害要較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的震害小得多,是公認的生命方舟。
混凝土建筑能耗高 綠色建筑空間巨大
長久以來,傳統建筑普遍依靠混凝土,能耗大且回收困難,如何尋找更為環保的建筑材料成為建筑業綠色革命的*新議題。“我國在消耗了大量的水泥和鋼材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浙江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方鴻強說。近年來,偷倒、強倒建筑垃圾的事件卻屢見不鮮。據統計,僅2012年我國產生建筑垃圾15億噸,據了解,1萬噸建筑垃圾需占2 .5畝地,按15億噸的年產量推算,我國每年建筑垃圾將占地37.5萬畝,照此就可填埋38個西湖。
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能耗總量為37.6億噸標準煤,僅建筑能耗則將近11億噸標準煤,成為名副其實的污染“大戶”,而我國既有建筑大概有95%都是屬于高耗能建筑。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共識,為此,住建部先后頒布《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等政策多項并舉支持綠色建筑產業。只有加緊淘汰落后的傳統混凝土建筑模式,大力推廣“節能環保”的綠色鋼結構建筑生產模式,才能從根源上破解“建筑垃圾圍城”的困局,中國鋼結構協會秘書長劉萬忠表示。目前,我國鋼結構在能源、交通、石化、水利、機械、住宅和城鄉建設中已有許多推廣應用的典型實例,但主要是解決鋼筋混凝土建筑難以實現或造價更高的大跨、高聳、重載和輕型圍護系統。相比發達*鋼結構住宅在整個建筑中所占比重達到50-60%以上,我國比例明顯偏低。
2012年,全國房屋建筑施工面積達到57億平方米,而鋼結構建筑僅占約6%。近兩年,雖有一定發展,但仍就偏低。近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公布了一組數據,我國鋼結構建筑在全國建筑整體中的比重不足10%太原彩鋼。
扶持力度加碼 鋼結構建筑時代到來
2014年3月中旬,國務院印發《*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其中提到城鎮綠色新增建筑比例要從2012年的2%提高到2020年的50%。而2012年出臺的《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中,該目標僅僅是提升到30%,本屆政府對綠色建筑重視的程度大幅提升。目前,上海、青島、湖南、廈門、安徽、南京、深圳等地,紛紛出臺資金補貼、提高比例、政策支持等多項綠色建筑發展規劃。“鋼結構建筑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政府投資的一些建筑對于鋼結構的重視程度已經大大提高了?,F在,政府在進行建設的時候會更多地考慮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等因素,這給鋼結構行業發展帶來了機遇。”劉萬忠表示。
鋼鐵需求增長點
近年來,鋼鐵行業飽受供大于求、產能過剩之苦。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在上述多元產業大會上表示,從鋼鐵行業形勢看,一邊是居高不下的產量,一邊是疲軟的市場需求,鋼鐵供大于求的矛盾目前還沒得到有效緩解。1-9月份,全國共產粗鋼6.18億噸,同比增長2.34%,而在產量增加的同時,社會消費需求同比下降,同期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約5.6億噸,同比減少516萬噸,下降0.9%,而且同期企業庫存上升,增加78萬噸??傮w上看,產能嚴重過剩、市場供大于求狀況未有改觀,鋼鐵企業所面臨的生產經營形勢依然嚴峻。為了生存和發展,除了繼續淘汰落后產能、做好降本增效工作以外,鋼鐵業迫切需要開拓新的市場增長點。而鋼結構用鋼無疑有助于緩解“鋼需”不振。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鋼結構年產量約3500萬噸,用鋼量占當年鋼產量比重的5%左右,而鋼結構建筑時代的到來,預示著鋼結構用鋼市場擁有巨大的需求空間。
鋼企多元發展緊密結合
鋼結構建筑不僅會帶來鋼鐵需求新的增長點山西鋼結構公司,也應該與鋼鐵企業多元發展緊密結合??茖W謀劃布局多元產業發展是推動未來鋼鐵企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張長富表示,圍繞主業發展多元產業,是鋼鐵企業有生產型向服務型制造發展、有制造向服務轉型的必然趨勢。昆鋼鋼結構公司、工程技術公司聯合北京、廣州科研設計院力量,成立鋼結構置業公司,推廣節材、節能、環保、建設周期短的鋼結構建筑,開拓服務民生的鋼鐵消費市場,趙永平介紹說,酷鋼房地產公司聯合鋼鋼結構公司、工程技術公司,積極向外拓展市場,2013年實現收入6.2億元,利潤1.64億元。
鋼企準備好了嗎?
鋼結構產業迎來難得的戰略發展機遇,但在推廣的過程中,成本與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始終是要面臨的兩個難題。目前,民用建筑領域應用鋼結構的一次性成本略高于傳統的建筑方式。不過在原材料價格處于低位、鋼材價格走低的態勢下,成本問題正在得到解決。結構與傳統混凝土建筑的成本已經非常接近,在30層樓以上建筑中甚至成本更低,且隨著勞動力結構的變化、建筑工業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成本壓力有望進一步下降。
鋼結構用高強度鋼材的質量穩定性也引發了業內的一些擔憂。據了解,新修訂的《鋼結構設計規范》加入了Q460,但目前我國能夠供應質量穩定的Q460產品的企業屈指可數,更高等級如Q550、Q690等產品的質量穩定性更令人擔憂。多數鋼鐵企業雖然裝備都不錯,但產品的穩定性還達不到要求,劉萬忠說。
就鋼鐵業而言,當前除了寶鋼在鋼結構方面有所作為以外,大部分鋼企還沒有深入地布局鋼結構市場,因此鋼鐵業需盡快行動起來。
本文來源于 山西彩鋼網山西鋼結構網(http://www.sxcgw.net/),原文地址:http://www.sxcgw.net/gdongtai/1863.html